logo

四川省泸州市《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》

发布时间:2024/01/18

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、释放消费潜力、激发消费活力,经市政府同意、市发展改革委制定的《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》正式印发实施。

《措施》从促进汽车消费、支持住房家居家电消费、强化餐饮文旅消费、拓展文娱体育会展消费、挖掘康养服务消费、推动升级农村消费、拓展新型消费、持续改善消费环境等8个方面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。

促进老旧汽车更新消费

适时开展新能源汽车“五进”“天府行”等促销活动。加大机关公务、公交、出租、环卫、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。

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,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电价,按要求对执行工商业电价的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。

推动老旧汽车更新消费,支持购买新车、二手车置换新车和报废旧车购买新车。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和企业跨区域经营,落实二手车交易登记跨区域通办措施,实行二手小客车转让登记“一证通办”,提高二手车市场交易信息透明度。

开展“阳光维修,放心消费”专项行动和机动车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,提升机动车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。

鼓励新售新能源汽车随车配建充电桩,规划建设农村地区光伏发电、储能、充电一体化充电基础设施,加快推进“充电站县县全覆盖,充电桩乡乡全覆盖”布局和建设。

住房家居家电消费

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阶段性住房问题,多渠道筹集房源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到2025年,筹集房源不少于4000套(间)。

落实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,下调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,依法有序调整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。

支持合理住房需求,2024年1月1日至2月29日,对现役军人、退役军人、泸州市农村户籍人员、非泸州市户籍人员、毕业未满五年的大学(包括专科和本科)毕业生,以及按国家生育政策已生育二孩、三孩的家庭,在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内购买首套或二套新建商品住房的,按购房款总额的2%给予一次性购房补助。

出台“酒城人才聚集行动”住房保障实施细则,对符合条件的急需紧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、正高级职称人员、全国技术能手,给予最高25万元的购房补助,对符合条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及特级技师、首席技师、四川工匠及副高级职称人才,给予最高10万元的购房补助。

聚焦“一老一小”实施老旧小区改造,2024年新开工改造项目193个,涉及居民2.8万户。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,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。

在重大节假日、暑期消费旺季等节点,开展家居、家电促销活动,对新购买或“以旧换新”的电视、冰箱冰柜、洗衣机、空调等绿色智能家电产品给予补贴。

打通废旧家电回收渠道,积极推行“互联网+回收”“社区+回收”模式,合理布局废旧家电回收点、中转站、集散中心。

强化餐饮文旅消费

做靓“烹香泸州”品牌,依托“中餐特色美食地标城市”“四川特色美食城”,文化赋能“泸菜”品牌内涵。加强名菜、名厨、名店“三名”品牌推广,支持泸州特色宴席、农村田席、特色明星菜单品等进入高端、中端和亲民化餐厅。

发放餐饮消费券,支持举办四川(泸州)美食节等各类餐饮促销活动。

支持餐饮企业依托“川行天下”活动“走出去”,通过投资、控股、技术与品牌合作等方式,在市外境外开设餐饮门店和管理公司。

实施金融支持文旅消费行动计划,组织发放文旅消费券。支持不同区域景区合作推行联票模式,鼓励景区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。

创新文化旅游融合消费模式,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,繁荣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。

拓展文娱体育会展消费

开展春节文化惠民系列服务活动,举办群众文化旅游艺术展示活动、送文化下乡和泸州文艺新“五进”等品牌活动。

举办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体育消费季活动,发放体育消费券。

探索“展会+文旅、赛事、数字”等融合发展新模式,持续提升酒博会、地标博览会、商博会等重大展会办展水平,提高酒博会展会能级,鼓励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能级展会。

挖掘康养服务消费

加快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,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。

发展银发经济,提升“药养”“食养”等特色养生养老服务,塑造“醉幸福·最养生”泸州康养文化IP服务品牌,到2025年,将泸州打造为区域性健康养生目的地。

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深化“1573”普惠托育工作模式,到2025年争取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确保4.5个、力争5个的目标,努力打造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。

推动升级农村消费

支持县城打造与居民数量、消费习惯、经济水平等要素相适应的综合商贸服务中心,新建或改造提升集商贸市场、综合服务等业态为一体的乡镇商贸网点。

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,深化“交商邮供”融合发展,深化“金通工程”建设,推行集约化配送,鼓励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。

加快提升电商、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,支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、乡镇物流站点建设改造。

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“泸字号”特色农产品,扩大绿色、生态、有机鲜活农产品消费。培育“酒城优品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,推动特色农产品消费。

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订单农业,支持电子商务直播平台、媒体等开展公益助农直播,拓宽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。

拓展新型消费

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建好“城市大脑”。推动“酒城e通”不断拓展数字化消费场景,满足“宅经济”“云生活”等新消费需求。

举办川货电商节泸州分会场等电商直播活动,促进电子商务合理发展,鼓励支持各区县、园区结合自身实际,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促消费活动。

加大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,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,引导有条件的区县采取补贴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,推动消费者养成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。

改善消费环境

支持县城建设改造综合商贸服务中心,中心城镇新建或改造升级集贸市场,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拓展农村市场。

推动城乡冷链双向融合,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。

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大宗消费和新型消费、服务消费、会展消费金融支持,对汽车购置、电子产品、住房装修、家电耐用品4类商品线下消费贷款给予贴息。

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,到2024年底,力争全市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200家、赔偿先付单位达200家、消费纠纷在线解决单位达300家。